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湿热腰痛

湿热腰痛

病名。腰痛之一。见《丹溪心法·腰痛》。因感受时令湿热,或因饮食厚味,内蕴湿热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湿热腰痛之症,内热烦热自汗口渴,二便赤涩,痠痛沉重。”并有腰间热,或肢节红肿,苔黄,脉数等。治宜清热利湿。方用加味二妙散大分清饮柴独苍术汤等。兼虚者,宜七味苍柏散。本证可见于类风湿性脊椎炎、风湿性关节炎、急性肾盂肾炎、肾周围炎等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卫生家宝

    见卫生家宝方条。

  • 消痰平喘

    消痰法之一。治疗痰多气逆的方法。用于痰饮伏于肺脏。表现喘嗽痰多,胸痞食少,舌苔粘腻,脉滑。用三子养亲汤之类。

  • 清肺解毒汤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黄芩、陈皮各一钱,麦门冬二钱,贝母一钱五分,赤茯苓、黄连(酒炒)各七分,桑白皮(蜜炙)、甘草各五分,蒲公英三钱。水煎,另用大黄三钱开水泡一时,澄汁一小杯,冲服。治疹出忽

  • 击仆

    ①古病名。出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。亦称仆击。指突然仆倒的病症,即卒中。多由人体正气先虚,而为邪风入中所致。《医学纲目·肝胆部》中风:“其卒然仆倒者,经称为击仆,世又称为卒中。”参见卒中条。②指击仆损伤而

  • 燥火

    即燥热。详该条。

  • 清中驱疟饮

    《医学准绳六要·治法汇》卷三方。半夏、橘红、黄芩、槟榔、草果、山楂、青皮、厚朴、苍术。加姜、枣,水煎服。治疟疾初起,先寒后热,胸膈饱闷,或寒战后大渴。

  • 张宛邻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琦条。

  • 罗晃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凤眼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胃维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地仓。见该条。

  • 酒食衄

    病名。又名伤酒鼻衄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饮酒过多,及啖炙煿五辛热食,动于血,血随气溢,发为鼻衄,名酒食衄。”宜泻热止血,用泻心汤加葛花、枳椇子内服,并以细棉蘸药塞鼻止血。参见鼻衄条。